Ačiū Lietuva!

Chia-Yu Chang
Jun 26, 2021

--

2021年6月22日,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AZ新冠疫苗,該國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也在推特發文,表示「愛好自由的人們應相互關照(Freedom-loving people should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立陶宛這幾年政府與國會逐漸展現親台的立場,加上去年台灣捐贈了10萬個口罩以及這週送暖,大家突然開始好奇起立陶宛與台灣的關係。

2013年的暑假,當時準備升大三的我,曾到了立陶宛一個連中文翻譯都找不到的小鎮參加了一場藍調音樂節,還在波羅的海三小國走馬看花了一翻。我翻出了當時的筆記還有事前做的功課,分享一下那時的觀察和心得。

那時到波羅地海三小國旅遊的台灣人實在少之又少,在網路上鮮少找到繁體中文的資訊,2021年的現在好像稍微多一點了,希望在疫情結束之後,有更多人會想探訪這個和台灣有著相似歷史的國家。

2013年6月28日,我和妹妹兩個人搭著飛機前往歐洲,前後在香港和赫爾辛基轉機,飛行了整整21個小時又30分鐘後,抵達細雨飄搖的威爾紐斯(Vilnius),開始45天的歐洲計劃:足跡走過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奧地利、和法國,順利完成拜訪「一輩子不會踏足的國家」和「一輩子嚮往朝聖的國家」的目標。

我們是透過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的「VYA 國際工作營」,找到了在立陶宛瓦爾尼艾(Varniai,立陶宛文:Varnių)的藍調音樂節(Bliuzo Naktys)志工計畫。我們在這個小小城鎮的盧卡斯托湖(Lūksto ežero)工作了兩個星期,工作內容大概就是音樂節前的一些布置和活動後的淨灘;活動後也去了該國最有名的海濱度假城市帕蘭加(Palanga,立陶宛文:Palūnga)走了一圈,也去了全國最大的琥珀博物館帕蘭加琥珀博物館(Palangos Gintaro Muziejus)。

2013年是Bliuzo Naktys舉辦的第21屆。這個音樂節從1989年就開始舉辦,參與的表演團體來自波羅的海三小國、丹麥、英國、美國等,有立陶宛的胡士托音樂節之稱。
2013年Bliuzo Naktys表演現場。攝影:Berat Dövücü。

因為這是個國際志工計畫,匯集了20多名立陶宛與各個國家的志工(只有一個香港人、一個韓國人和我們兩個台灣人是亞洲面孔),更因為我們兩個是他們在這20幾歲的年紀中唯一認識的亞洲人,因此很難得地在那兩個星期中鉅細靡遺地介紹台灣,也挖掘出許多立陶宛人對自己國家的看法;甚至是後續在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時遊覽時,處處都聽得到、看得到立陶宛與這兩個國家的差異。

2013年Bliuzo Naktys部分志工合影。

立陶宛人的民族性格,根據他們這些年輕人的看法,是倔強、激進、固執。生活小事的既定做法絕不容他人質疑,表面大多友善,實際上並不是個對外國人太友善的民族,這個情況在長輩身上比較明顯,尤其是針對過去曾經殖民過立陶宛的俄羅斯(1940-1941、1944-1991)。

中生代以上的立陶宛人大多俄語流利,但老一輩的到現在仍然拒絕使用那個不屬於他們的語言。當時的志工有一位20出頭的俄羅斯男孩,因為英語不是很流暢所以總是只挑選前蘇聯國家旅遊,但在立陶宛吃到虧了:公車司機一聽到他用俄語提問,非常兇惡地回了一大串立陶宛語,反倒是說英語的我們被和顏悅色地對待。這個情形發生過不只一次。立陶宛人們還很真誠地告訴大家,很多人學外語都是從髒話開始學,但這個國家冒犯人的話都是俄語,他們真的不知道立陶宛語的髒話該怎麼講。

立陶宛強烈的國族意識,可說是源自1240年建立的立陶宛大公國。相較之下,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1918年才正式宣布獨立建國,現在看到的國土,過去分別屬於德意志帝國、瑞典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領土,相較於國族,他們更加認同的是波羅的民族的血緣。1940年,蘇聯政府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宣稱三小國自願加入聯邦,併吞了三國,1941年一度因為德國的進攻而再次獨立,在1944年夏天又再次被併吞。

在蘇聯約莫50年的殖民歷史當中,波羅地海三小國的人們都同意,立陶宛當時的抵抗行動最為激烈,直到現在,連歐抗俄的意識都還非常清晰。拉脫維亞佔領時期博物館(The 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 1940-1991)的導覽員也提到,面對二戰時期外力強制入侵以及蘇聯占領後的民不聊生,在這三個國家中,只有立陶宛激烈地抵抗,就連拉脫維亞人民事後回顧這段歷史,都認為當時的人民對極權政府太過忍氣吞聲,社會運動或示威遊行,也往往是威爾紐斯身先士卒,里加(Riga)和塔林(Tallinn)才加入。

蘇聯於1980年代時開始進行政治改革後,西方國家更加疾呼要求蘇聯改善聯邦各國人權問題,而聯邦各國開始醞釀更大規模的變革,引發了知名的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之路」示威行動(Baltic Way)。根據拉脫維亞佔領時期博物館博物館導覽員的說法,據信發起者即是威爾紐斯的社運團體,首先啟動串聯三國社運人士的行動,規劃並標示城市與鄉鎮的具體位置、安排交通工具、號召民眾參與,最終促成三國超過200萬人參與、長達675​公里的跨國人鏈,向全世界表達三國爭取獨立的意志。這條「波羅的海之路」,啟發了追求自由民主的民眾,2004年台灣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運動便曾效法,後來在加泰隆尼亞與香港都有類似行動,甚至立陶宛本身有都有再度複製,聲援白俄羅斯民眾爭取民主。

過了8年還是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我們聽著立陶宛人敘述這些故事,那位俄羅斯的志工總是靜默不語,或是在幾杯酒精下肚之後,才偶爾飄出一句「不不不,我們是在幫助這些國家」之類的回應。我想可能還要過好一段時間,這才會變成是一個正常的話題吧。

一邊談著難解的政治情感問題,我們也一邊品嘗了道地的食物(每道菜都伴隨著超級大量的迷迭香):

  • Cepelinai:外層是馬鈴薯泥,內層是絞肉,包裹好之後拿去蒸煮就大功告成了
  • Ruginė Duona:黑麥麵包,通常搭配著由馬鈴薯、胡蘿蔔、番茄等等蔬菜來燉煮的牛肉
  • Barščiai:甜菜根做成的涼湯,算是夏日涼品,通常會加上一匙酸奶拌入湯汁裡,而酸奶也是許多湯品會加的配料之一

不想吃傳統的食物也沒關係,還可以去立陶宛最大、最便宜的超市MAXIMA以及第二大的IKI(就是see you的意思)採買。

那年的遊歷之後,看到立陶宛的新聞都會多少留意一下,也漸漸感受到這個危機意識很強烈的國家,其實比起很多歐洲國家都更早開始在國內討論中國的潛在威脅,也比起更多歐洲國家更早在歐盟的相關會議裡提出這些論點。這次的疫苗捐贈消息一出,大家都在問要買爆什麼立陶宛產品,也有非常多詳細解釋立陶宛歷史和現況的文章,讓這個鮮少在台灣新聞上出現的國名終於有了讓台灣人更加認識的機會。除了現在與未來用新台幣回報這些友好國家,其實我更想看到順著這波情勢,台灣和這些其實平日互相不太往來的友善國家能真正建立某些實質的合作。各種類型的文章只是第一步基礎介紹,文化、科技、經濟的觀察應該也會越來越多,加上立陶宛已經釋出與台灣擴展關係和成立經濟代表處的計畫,期待後續會有更多不一樣的台立關係。

--

--

Chia-Yu Chang

A translator digging into tech, geopolitics, human rights, cultures, languages and media. / EN — FR — ZHT.